綠色長鋼,邀您來賞| “美麗山西·全民行動——專家媒體行”活動進長鋼
2021-10-18
紅色長鋼,綠色發展。近年來,公司在夯實經營生產根基的基礎上,不斷加大環保投入力度,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和污染物排放綜合治理,探索出一條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吸引了眾多專家及媒體的目光。10月13日,由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山西日報社主辦的“美麗山西·全民行動——專家媒體行”活動長治行第一站走進我公司。
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原總工程師、山西省環保產業協會碳專業委員會主任侯正偉,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山西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副會長、山西省環境評價與咨詢協會常務理事李麗珍,山西省生態環境保護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劉澎等專家組成員,人民日報社(人民網)、新華社(新華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中國新聞社(中新網)、中國環境報、山西日報社、山西電視臺、黃河新聞網、山西新聞網、科學導報等媒體記者一行十余人,實地調研指導公司超低排放改造、清潔生產、綠色工廠建設等工作。
市生態環境局、潞州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公司副總經理程向前,公司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
據了解,“美麗山西·全民行動——專家媒體行”活動由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山西日報社主辦,邀請生態環境領域專家,與人民日報社、新華社等主流媒體記者一起深入全省11個地級市生態環境保護一線,走進工廠企業實地調研。旨在通過專家眼光、媒體視角去發現生態環境治理方面的先進典型,對好的舉措與經驗進行大力宣傳與推廣,對一些在環境治理過程中出現的“卡脖子”難題,由專家現場“把脈開方”,為其送去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與專業指導,幫助其解決、應對生態環保難題,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經濟發展。
活動中,專家記者團先后到煉鐵廠燒結脫硫脫硝主控室、生產指揮中心、九高爐作業區等處進行了實地調研。大家邊走邊看,邊聽邊問,詳細詢問了生產組織、工藝流程及設備運行等情況,全面了解了公司在燒結機頭煙氣脫硫脫硝及循環、無組織排放一體化智慧管控平臺、高爐除塵改造及爐臺全封閉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并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專家記者團對公司環保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經驗做法予以稱贊,認為長鋼公司統籌企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著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加大環保投入力度,補齊短板弱項,提升環保治理水平,切實將環保工作抓細抓實抓出了成效。
作為中國共產黨在太行山根據地第一個正式建設的廠,近年來,長鋼公司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高度聚焦污染防治攻堅戰,勇于承擔環保責任,以綠色發展為“干”,以穩順經營為“脈”,多渠道、多手段,高標準推進環保治理,持續拓展綠色發展新路徑。緊緊圍繞“依法治污、精準施策、強化管理、狠抓落實”工作目標,特別是在鋼鐵行業普遍收縮技改投資的大背景下,長鋼公司克服重重困難,2015年以來環保投入累計達35億余元,實施環保設施升級改造和污染排放綜合治理,讓綠色發展成為了長鋼公司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走出一條以綠色環保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0年4月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0月份順利通過驗收,被山西省生態環境廳評定為鋼鐵長流程B-級企業,獲得“中國優秀鋼鐵企業”“綠色發展優秀企業”“2021年度環境社會責任企業”“綠色產品認證”等榮譽。2021年1月份,公司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網站上完成超低排放評估監測公示(全國第八家、山西省第二家)。
有組織治理方面:
燒結、煉鐵、煉鋼、軋鋼、焦化等工序均按照要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有組織所有排口排放濃度均達到超低排放標準。
無組織治理方面:
生產中的中間產品和其他物料如燒結礦、焦炭、石灰、除塵灰等全部儲存在料倉或全封閉料棚中;所有生產工序的物料破碎、篩分、轉運、混合、上料、礦槽等產塵環節全部配套建設除塵設施。
在線監測監控方面:
在燒結機頭、機尾,煉鐵礦槽、出鐵場、熱風爐,煉鋼二次煙氣,動力鍋爐,焦化焦爐、化產VOCs等主要排口安裝在線監測設施。廠區建有空氣質量監測微站,并在廠區、廠界、主要道路、主要產塵點、料棚出入口安裝無組織揚塵在線監測儀及視頻監控設施,重點生產區域安裝視頻監控,實現無組織智慧管控平臺集中統一管控。有組織、無組織在線檢測全部與環保部門聯網。
能源高效利用方面:
采用先進的余熱余壓回收技術,建設有高爐TRT、飽和蒸汽、焦化干熄焦余壓余熱發電機組;以富余煤氣作為燃料,建設富余煤氣發電機組和熱電聯產鍋爐,實施高爐沖渣水余熱回收再利用。
廠容廠貌升級改造方面:
2019—2020年實施了廠容廠貌升級改造一二期工程,主要對廠區主干道、道路兩側進行升級和美化綠化改造;2021年實施廠容廠貌升級改造三期工程,屆時廠區將形成廠中有林、廠中有景、廠在綠中的生態綠色格局。
專家記者團一行還參觀了廠史展覽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