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召開“長鋼之星”表彰暨“擔當 創新 爭先”主題宣講會
2021-09-28
9月27日,公司2021年度“長鋼之星”表彰暨“擔當 創新 爭先”宣講會拉開序幕。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長鋼建廠75周年以及“十四五”開局之年這個歷史交匯點,圍繞集團領導張功焰“長鋼爬上一個臺階不容易,要站得穩、立得住”的要求,圍繞公司二十一屆三次職代會“已經實現的指標不降低、已經達到的水平不后退、已經取得的成績不喪失”的目標,公司全體干部職工聚焦短板、聚焦問題、聚焦重點,持續引深“學巴登鋼廠·促長鋼發展”活動,在保質保量保進度完成高爐定修周期由三個月延長至四個月、兩次大的系列檢修、干熄焦年修等檢修項目的基礎上,有效消化“七一”全線停產影響,生產系統保持了高水平穩定運行態勢,多項技經指標刷新紀錄,向集團公司圓滿交卷。
在此過程中,涌現出一大批立足崗位、拼搏奉獻的干部職工。為表揚先進、樹立典型,進一步講好“長鋼人的故事”,彰顯“長鋼之星”的典型示范帶動作用,經公司黨委研究,決定授予——和海峰、李鵬程、李 亮3人“擔當之星”榮譽稱號;石 磊、劉新艾、李 波3人“創新之星”榮譽稱號;王 鵬、王海玉、張 林3人“爭先之星”榮譽稱號。
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懷林為獲獎人員頒獎。
擔當之星
煉鐵廠和海峰,中共黨員,47歲,爐頂操作組長。
為了保障高爐的穩定順行,他傾情煉鐵27年;為了讓八高爐在爐役末期仍能高效穩定運行,他時刻要求自己帶上一雙會發現問題的眼睛和一個能思考的大腦,去發現一些平時認為不是“事”的事;為了進一步提高風溫,他為每一座熱風爐定制了送風的“專屬套餐”,使高爐熱風溫度突破1200℃,每月可降低鐵前成本14.28萬元;為了圓滿完成新一號熱風爐的對接工作,他在母親突發重癥住進ICU之時,仍匆匆趕回單位,在這道忠孝難兩全的單選題上,做出了最痛苦、最艱難的抉擇。
煉鋼廠李鵬程,35歲,轉爐爐長。
高溫鋼比例、影響時間、氧槍消耗、一倒命中率……他時刻秉承“巴登鋼廠能做到的,我們長鋼人也能做到”的信念,在“學巴鋼經驗·促指標提升”工作中,將指標完成好不好作為衡量工作的晴雨表。在一遍遍的嘗試中,一項項的攻關中,一點點的摸索中,使煉鋼的小指標取得了明顯突破:鋼水成份合格率達到了99.99%,鐵耗降至噸鋼835公斤以下……以他為代表的煉鋼人,正用一個個小指標的極致追求,來支撐公司大指標的不斷提升。
焦化廠李亮,中共黨員,48歲,調火組長。
為了保障焦炭的質量,他不斷總結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盡心盡力做好熱工調節工作。他帶領班組成員對1號、2號焦爐268排橫管進行了吹掃,并配合熱修對各封墻及開閉器接口進行了檢查處理。處理后,橫排系數保持在0.8以上,經過勤測細調,目前1號、2號焦爐橫排系數提高至0.9左右,創焦爐開產以來新高。
創新之星
軋鋼廠石磊,中共黨員,35歲,棒線作業區副作業長。
從第一次加入長鋼大家庭的興奮與激動,到第一次了解長鋼紅色歷史的震撼和自豪;從實習時不知該何去何從的徘徊,到堅定用青春和奮斗書寫精彩人生的信念,“每天學習一點點、進步一點點、改變一點點”,成為了他的人生信條,助力他完成從畢業新生到生產骨干的身份轉變,還收獲了3項國家專利。2020年7號連鑄機直軋項目改造中,他全程參與,并成功解決了鋼坯咬入1號軋機困難等難題,為即將進行的8號連鑄機直軋改造順利投產達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計控室劉新艾,47歲,信息技術。
在信息化項目建設過程中,她獨立自主完成了原棒材質檢信息系統、檔案管理系統、九高爐槽下、布袋除塵自控畫面組態等大大小小的軟件開發幾十個,累計創造經濟效益達百萬元。參與完成了公司ERP系統、智能倉儲、一卡通、鐵包跟蹤等大型信息化項目的建設。解決OA系統運行難題,獨立開發《出差審批單》等表單流程數十個,實現了各業務的線上流轉、審批,加快了審批流轉的效率。
長鋼工程李波,中共黨員,49歲,鉗工。
他立足實際,對設備進行小改小革,為提高設備運轉效率,促進經營生產穩順運行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參與的8號連鑄機冷床托輪潤滑油管,5號連鑄機出坯輥道,8號連鑄機分鋼裝置,8號連鑄機改造儲坯臺,5號、8號拉矯機油管,引錠桿支座,5號、8號冷床結構,運輸輥道增設鏈條防脫裝置,設備水系統,銷軸卡板等一系列改造,均取得了明顯成效。申請獲批《一種煉鋼轉爐下槍口氮封裝置》《一種油管防打扭的旋轉接頭》等近十項專利。
爭先之星
銷售中心王鵬,34歲,業務員。
“山不來找我,我就去找山”的故事他從小就聽過,但沒想過有一天,他會成為故事里的主角。面對職代會報告中提出“提升錨桿鋼銷售比例,月銷量8000噸以上”的壓力,面對“大部分錨桿鋼產品得拉到河北、山東等地加工好后,再運回山西使用”的現狀,以一己之力說服中國最大的錨桿鋼加工廠——河南中翔集團來長鋼建廠。目前,規劃的10條錨桿線已全部投產,1—8月份錨桿鋼月均銷售超過10000噸,創效總額達1012萬元。
可不可以將一座山移到我們的面前?長鋼的銷售人員敢底氣十足地告訴你:“可以!”
采購中心王海玉,中共黨員,41歲,礦石部部長。
2020年以來,他主動研判市場,根據市場情況調整采購節奏,圍繞“學巴鋼經驗·促指標提升”和“做有追求企業、做有追求職工”大討論活動,他實施算賬采購,服務生產、跑贏市場、降低成本開展礦石采購管理工作,確保了公司外礦跑贏市場,實現安全保供、經濟保供。2021年1—6月,外礦跑贏連續6個月在集團排名第一,向公司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熔劑廠張林,中共黨員,35歲,活性石灰作業區副作業長。
從成為作業長的第一天,他就告訴自己,要像《亮劍》里的李云龍那樣,帶出一支敢打勝仗、能打勝仗、會打勝仗的鐵軍?;钚詨K灰CaO含量按88%—90%區間控制,大家都認為沒法實現,他帶著這支鐵軍總結出了一套稱量標準桶活性塊灰重量來準確判斷CaO含量的方法,使窄區間進線率穩定在60%以上。在回轉窯產量已超過設計能力(日均產量600噸)的情況下,他帶著這支鐵軍艱難攻關,使回轉窯日均產量提高至670噸以上。
“長鋼之星”李鵬程、張林、石磊、王鵬、和海峰依次上臺宣講。
在聽取了“長鋼之星”宣講事跡后,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懷林指出,在公司上下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認真貫徹落實集團公司年初職代會和第一次黨代會精神、全力沖刺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的關鍵時期,召開“長鋼之星”表彰暨“擔當 創新 爭先”宣講會,意義非凡,影響深遠?!伴L鋼之星”評選表彰活動自2017年開展以來,已先后評選出44名“長鋼之星”,其中有6人榮獲“首鋼之星”。在以“星”冠名的優秀職工群體的帶動下,全體職工“在企愛企、在企為企”的榮譽感進一步增強,為持續提升公司發展質量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距離年底交賬還有不足一百天,我們要以此次表彰暨宣講會為契機,全方位引導全體干部職工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為全面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推動“十四五”規劃順利落地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一要敢于擔當,在“學史鑒今、直面挑戰”的拼搏奮斗中汲取精神養分、練就過硬本領。全體干部職工要大力傳承、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艱苦奮斗、勤儉辦企”的長鋼精神,無論面對什么樣的困難和挑戰,都要在企業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持續拓展平臺、增長智慧、練就本領,把我們的隊伍打造成來則能戰、戰則必勝的鐵軍。
二要善于創新,在“學巴登鋼廠,促長鋼發展”的生動實踐中豐富工作經驗、彰顯個人價值。學巴鋼、促發展是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找到的一條符合長鋼實際的新路子,全體干部職工要進一步堅定“巴登鋼廠能做到的,長鋼也一定能做到”的信念,要自覺設定更多、更高的目標追求,廣泛動員職工在公司經營生產、八高爐大修、8號連鑄機直軋改造、智能制造、信息化建設、市場拓展等諸多領域創新思路方法,為長鋼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三要勇于爭先,在營造“風清氣正、人和氣順”的工作氛圍中自覺服從大局、發揮表率作用。今年以來,公司黨委致力于營造“風清氣正、人和氣順”的工作氛圍,致力進一步改善經營環境、鞏固近年來形成的清風正氣,讓職工在心情愉悅的狀態下投入工作。我們要倍加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工作環境,把職工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作為工作著力點和落腳點,在維護大局、遵章守紀、精誠團結、高效協同方面處處爭先。公司各單位要持續挖掘“長鋼人的故事”,教育引導廣大職工爭當崗位明星、爭做時代先鋒,讓“風清氣正、人和氣順”成為長鋼政治生態和企業文化建設中又一道靚麗的風景。
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春生指出,面對越來越清晰的減碳、降碳目標和路徑,面對政策重心逐步從“去產能”轉向“壓產量”的現狀,再綜合考慮秋冬季限產、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因素,四季度我們面臨的困難將更多,挑戰也將更大。聆聽長鋼人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感受他們身上體現的長鋼人的精神、長鋼人的價值、長鋼優秀的文化。希望全體干部職工向身邊的榜樣學習,向身邊的先進看齊,擰成一股繩,鉚足一股勁,向著“決戰決勝四季度”全力沖刺,確保實現“十四五”經營生產開門紅,向集團公司再交一份優秀的“長鋼答卷”!
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李金柱宣讀表彰決定。
公司領導郭新文、李明,總經理助理周劍波、馮云林,全體受表彰人員,基層黨組織書記、生產技術骨干、職工代表參加會議。
公司領導與受表彰人員合影留念。
“長鋼之星”的故事聚在一起,就是一幅長鋼人擔當的畫卷、創新的詩篇、爭先的贊歌,溫暖著我們的內心,點燃著我們的激情,激勵著我們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