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召開8月份經營分析例會
2021-09-13
9月9日,公司召開8月份經營分析例會。會議對8月份經營生產工作進行總結分析,對9月份及后續工作安排部署。會議強調,全體干部職工要正視長鋼“扭虧未脫困”的現實,牢固樹立“過苦日子”思想,堅持問題導向,持續深化對標,在強化基礎管理、均衡高效穩定上下真功,下實功,下細功,推動各項指標再攀新高。
8月經營生產創今年以來月度運行最好水平
8月份,面對“板強長弱”,礦價巨幅波動,煤焦價格大幅上漲且保供困難的市場狀況,以鐵前配煤、配礦結構的快速調整,生產工序間的穩定運行,產品結構的應對市場,交出了今年以來月度運行最優的一份答卷,19項指標創兩座高爐以來最好水平。
生鐵成本位列集團鋼鐵板塊第一;
鋼材銷售跑贏市場3.23%,銷售利潤率5.18%,直銷比例81.40%,本地市場銷售比例92.03%。特別是線材、型鋼兩品種創近年來銷量新高,且售價分別跑贏市場5.35%、5.68%。鋼后調結構,為銷售跑贏市場、盈利能力提升做出了重要貢獻;
進口礦采購以小批量、多批次應對市場下行風險,跑贏普指14.11美元;
主要工序間穩定運行,助力入爐焦比、噸鋼可比能耗、轉爐煤氣回收、二次能源發電等19項指標破歷史紀錄,成材率、熱裝率、噸鋼倒搬費等實現持續降低,為綠色環保、低碳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噸鋼財務費用再創新低,連續三個月“破7”(降至70元/噸以下);
內部工作增效2933萬元,噸鋼增效比目標多增效60.78元;
非鋼產業創效能力進步明顯。對標提升專項行動成效顯著,35項指標對標、13項管理對標呈現明顯進步。
成績可喜可賀,問題不容忽視
國內原燃料采購雖較上月有進步,但跑輸行業幅度較大,沒有達到公司預期;
長時間穩定均衡基礎依然沒有夯實。在主流程多工序均衡穩定運行情況下,比較而言,煉鋼工序進步弱于煉鐵工序。煉鋼內部,打開單日指標,班和班之間冶煉周期、操作標準有差距,有規范和提升空間;
非計劃停機多發生在輔助區域,設備點檢、維護存在盲區和薄弱環節;
工序間能耗和行業先進比有一定差距,新產品開發進步幅度與公司預期有一定差距。
9月份及四季度,面對愈來愈清晰的減碳、降碳目標和路徑,面對政策重心逐步從“去產能”轉向“壓產量”的現狀,綜合考慮秋冬季限產、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等等因素,要強化底線思維,以工序間的全面進步,應對市場能力的全面提升,為“十四五”經營生產開門紅奠定堅實基礎。
一、持續深化對標意識。
“十三五”長鋼進步,緣于找到好的標桿。標桿企業既有規范管理,又有靈活機制,值得長鋼持續學習。幾年對標,長鋼多項指標取得明顯進步,部分指標趕超對標單位。但目前看,焦煤采購等個別指標又回到了對標前。鐵前單位要持續強化對標意識,持續到標桿單位學習取經,將一項項指標打開分析,找到差距,制定提升措施。工序能耗指標和行業先進差距較大單位,要一項一項找差距,在達到平均水平基礎上,瞄準先進水平攻關。
二、持續保持焦鐵鋼軋工序穩順。
全流程、多工序穩定高效,是指標創紀錄、效率效益雙提升的關鍵所在。穩定高效不是算出來的,是靠實打實的基礎管理,靠硬功夫構架起來的。各單位要強化內部班與班之間的參數穩定,工藝穩順。上工序要強化服從、服務下工序意識。要以上下工序的高效協同,同步進步,提升全系統競爭優勢,全產業鏈競爭優勢。
三、牢固樹立“過苦日子”思想。
“扭虧未脫困”是集團對長鋼的判斷,更是長鋼自己的認識。各單位在提報項目上要摒棄“高大上”思想,管住花錢的沖動,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無效率效益的不投資,必須上的精打細算,將每一分錢都花到刀刃上。
四、做好2022年預算編制工作。
公司2022年預算編制工作已正式啟動。各單位預算編制要堅持問題導向,體現效率效益,體現指標進步,要少說概念,多說數據,踏踏實實將學巴登成效落實到指標上。
五、做好8#高爐大修及大修后新的生產平衡建立工作。
8#高爐大修在即,各項準備工作均按網絡計劃節點有序推進,要提前統籌好大修期間能源平衡工作,保障大修、生產與供暖之間的平衡。鋼軋工序要提前做好8#高爐大修后的新的生產運行系統的平衡工作。要針對終端市場對產品結構的需求,做好調整產品結構的系列準備工作。
會議還對做好秋冬季生產、設備防凍保溫、新產品開發、規范印章管理等工作進行強調。
公司領導李懷林、王春生、李金柱、郭新文、李明、程向前,總經理助理周劍波、馮云林,集團技術服務團長鋼服務組負責人參加會議。公司總經理王春生主持會議。
計財處對8月份經營生產情況作了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