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職代會精神——硬措施攻關硬任務
2021-01-08
公司第二十一屆職工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的落幕,標志著我們告別了創造非凡業績的2020年和“十三五”,迎來了更高目標、更高追求的2021年和“十四五”。瞄準“已經實現的指標不降低,已經達到的水平不后退,已經取得的成績不喪失”,2021年,我們咬定目標,逐夢起航。
職代會上確定的高難度、重分量的硬指標、硬任務,怎么完成?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焦、鐵、鋼、軋、動力,看看他們打創指標、完成任務有什么硬措施。
焦化廠:
焦化廠在對今年形勢任務和自身優劣勢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瞄準職代會確定的目標計劃,以“歸零”的心態,細致安排部署。
一、管理降本。通過加強生產組織管理和設備管理降成本,是該廠今年的一項重點工作。在生產組織方面,該廠針對干熄焦進行年修的實際,提前制訂詳盡的檢修計劃。在檢修期間,從生產組織準備,到進一步加強精準操作、增加巡檢頻次,確保生產平穩運行。為提高單爐產焦量,制訂單項加煤考核方案,科學調整結焦時間,進一步加強煉焦系統管理與操作。在設備管理方面,要以公司煉鐵廠高爐檢修為契機,見縫插針地組織搗固機檢修,實現生產和檢修“兩不誤”“兩促進”。
二、科技降本。要在保證焦炭質量的前提下,進一步發揮煉焦配煤優勢,降低配煤成本。依托現有小焦爐實驗,逐漸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學配煤技術。做好焦煤發運、在途、到貨等環節的全程跟蹤,配合質監站做好來煤取樣、檢驗等工作的同時,制訂多套配煤應急預案,隨時調整配煤比,逐漸摸索出適應煉焦煤資源和生產實際的煉焦配煤專有技術。
三、細節降本。以“小指標”攻關為切入點,把成本考核指標分解到每道工序,落實到每種產品及每名職工,真正做到每花一分錢都有成本指標控制。在原有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化工產品收率及精制率。通過控制溫度、減少化工產品裂解等措施,使粗苯、焦油等化工產品產量、精制率都有所提升。
2021年目標任務:工序——噸焦煤耗控制在1.44噸以內;焦炭成本行業排名“保三爭一”。
煉鐵廠:
2021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作為公司的關鍵生產環節,該廠通過以下措施全力以赴高打高攀。
產量方面:
一、嚴格落實鐵前一體化配礦配料機制。先算后干、邊干邊算,做好爐料平衡與調整,力保高爐綜合入爐品位在56.5%以上。充分發揮鐵焦一體化平臺優勢,提高焦炭負荷,通過降低燃料消耗達到提高產量的目的。
二、優化操作,最大限度發揮九高爐產能。推行九高爐定風壓操作,風量穩定在3400m3/min以上。加強出鐵組織,優化鐵水罐運行,加強出鐵過程管控,減少高爐出鐵間隔時間,穩定高爐生產,力爭每月九高爐日出鐵14爐次達到60%以上。
三、繼續做好常態化護爐,確保八高爐穩順。監測好爐缸溫度,并視爐況調整冶煉強度,實現護爐和強化的動態平衡。同時實施碎鐵入爐保產措施,在高爐護爐減風情況下,可通過加碎鐵措施實現減風不減產目標。
成本方面:
一、深化對標。在與新興鑄管日常對標基礎上,加強行業對標預判,找差距,定措施,補短板,進一步擴大成本優勢。增加合理化建議獎勵力度,撬動基層職工參與降低管理費積極性。
二、優化配料。重點以優化燒結配礦結構降成本為抓手,總結去年市場的結構調整經驗,細化完善配礦成本占比控制標準,指導燒結配礦用料、外礦采購等。強化與采購中心協同,動態跟蹤PB、紐曼等中高品替代資源,通過配加金布巴粉、印度粉等高性價比資源,配吃磁選鐵、鋼渣粉等固廢,降低原料成本。
2021年目標任務:
工序——九高爐焦炭負荷必保4.85,力爭5.0;八高爐焦炭負荷必保4.6,力爭4.80;高爐綜合入爐品位56.5%以上;生鐵成本行業排名“保五爭三”。
界面——“一罐到底”比例75%以上。
煉鋼廠:
煉鋼廠將2021年定為“指標提升”年,多措并舉,綜合施策,蓄力降鐵耗、打產量攻關。
一、充分發揮“一罐到底”短流程優勢。通過強化鐵—鋼界面信息溝通,嚴格落實鐵包加蓋,精準傳遞鐵水成分信息,降低鐵水溫降,利用好鐵水物理熱、化學熱,提高“一罐到底”綜合比例。
二、補熱減耗,做好熱源平衡。抓好轉爐吹煉過程控制,提高一倒命中率,嚴格適溫出鋼;保證鋼包全程加蓋,減少過程溫降;加快鐵水罐運轉周期,加保溫板減少物理熱損失。
三、最大限度消化廢鋼。實行鐵水罐加廢鋼措施,穩定鐵水裝入量,推行爐后加切粒;優化工藝流程,適時推進廢鋼預熱,提高廢鋼裝入量。
四、轉爐投彈,助力低鐵耗生產。結合鋼廠實際,有序推進轉爐投彈試驗,爭取早日實現不倒爐出鋼,嚴格適溫出鋼,縮短出鋼時間。
五、學巴鋼不放松,將鐵耗指標納入年度掛牌督戰范疇。嚴格責任落實,推進措施落地。充分發揮職工創新工作室平臺作用,集聚職工創新動能,持續開展降鐵耗攻關,群策群力,合力攻堅。
六、強化系統協調聯動。生產系統以提升“列車時刻表”準點率為突破口,加快推進7號連鑄機直軋達產達效,提升生產組織效率;設備系統強化功能保障,減少故障,完善功能;技術系統強化技術服務指導,推進工藝進步。
2021年目標任務:
工序——鐵水消耗控制在835kg/t以下,目標830kg/t;30分鐘以內冶煉周期占比50%以上;按90%以上收得率優化廢鋼結構;工序成本行業排名“保十爭五”。
界面——“一罐到底”綜合比例達到75%以上、加蓋比達到95%以上。
軋鋼廠:
面對2021年目標任務和重點指標,軋鋼廠圍繞“學巴鋼·提指標·降消耗·增效益”指導思想,推進直軋改造項目全面達產達效,以指標優化提升為切入口,確保軋鋼廠提質提效。
一、強化時間管理。將巴登的時間管理經驗,轉換為“列車時刻表”管理模式。下達了各作業區檢修換工藝計劃時間目標,對各產線生產每一個規格的機時產量嚴格按照規定執行,每一秒的停車時間都要具體落實到責任單元,體現在生產報表上。
二、設備升級改造提升產量。推進棒材產線精整升級改造、高線提速改造、高棒飛剪和高速區上鋼系統升級改造等項目,在現有產線不變的情況下為提升軋材能力創優條件。
三、直軋達產達效。圍繞直軋達產達效全面開展攻關,進一步提高直軋機時產量,根據每流直軋鋼坯在輥道的運行軌跡,不斷分規格摸索優化每一流的送坯節奏。調整連鑄機與軋機生產節奏,滿足直軋生產工藝要求。力爭7號連鑄機對高棒直軋比例達到80%以上。
2021年目標任務:
工序——常規產品成材率100.23%以上;棒線材機時產量達到127t/h以上;工序成本行業排名“保十爭五”。
動力廠:
動力廠瞄準關鍵指標,以“學巴鋼 提指標 穩輸供”為目標,緊盯重點指標靶向發力,確保2021年目標任務完成。
一、提高余能回收運行效率。對能源數據進行深度細致挖掘,對現有設備電流、管網壓力、流量、風機工作頻率等參數進行詳細對比與分析,在精準掌握公司生產系統三種煤氣使用情況的基礎上,通過在75t/h鍋爐高爐煤氣DN2000管道上加裝煤氣調節閥,進一步提高轉爐煤氣回收量。
二、降低能耗。全面分析生產運行工況及設備效率,實現設備的最優節能;查漏補缺,多手段提高工業污水處理產水率,提高鍋爐循環水濃縮倍率,加強水系統內部循環的外排水回收,以減少新水補充。
三、優化蒸汽資源。提高蒸汽效率,充分發揮現有設備生產能力,為公司生產提供可靠能源保障。
2021年目標任務:
工序——轉爐煤氣回收保96m3/t,力爭100 m3/t;氧氣放散率保3%,力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