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 那些你不知道的精彩(八)
小油管的大“智慧”
2020-09-14
油管在工業生產中的運用十分廣泛且作用各不相同。有用來連接油泵和設備,為設備持續提供油脂保證設備正常運行的潤滑油管;也有輸送液壓油的高溫油管。小小的一個油管,作用很大,維護卻十分不易。面對這些問題,工建人迎難而上,用自己的智慧破解了一個一個難題。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李波和許瑞的“小發明,大智慧”吧!
油管工裝——讓油管更換不再難
油管更換小難題:剪機兩端接口距離略小于油管長度,每次更換需要3、4名職工耗費1小時左右才能完成;工作難度大,剪機油管的位置空間小,職工使用撬棍、管鉗等工具更換時,操作起來極其不便;油管與設備接口處比較硬,還纏有膠帶,更換過程中容易造成接口不對正,引發密封圈擠破、油管漏油等問題,密封圈擠破、油管漏油會造成環境污染,嚴重時可能會引發火災。
這是長期以來困擾工建公司煉鋼作業區職工的問題,也是職工李波始終在思考的問題。經過三天不斷地畫圖、試驗,李波設計出了一個簡易的剪機油管工裝,讓油管更換變得更加方便、高效。
工作原理:安裝油管時將油管兩頭固定,通過旋轉工裝中間的頂塊螺栓,轉動油管,將油管兩頭連接緊固后,拆卸工裝。
油管改造后的優勢: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油管改造后,原先1個多小時才能更換好的油管,現在15—20分鐘就可以完成;省時省力,改造前更換油管麻煩、費力,每次需要3、4個人才能完成,現在1個人就能完成;避免了其他事故的發生,油管工裝的應用提高了檢修質量,避免了漏油等事故的發生,保障了生產的安全。同時工裝更換完油管后,可以拆下以備下次使用,節省了成本。
旋轉潤滑接頭,讓托輪多轉一會兒
8號連鑄機冷床主要負責對鋼坯傳送、冷卻和簡易塑形,防止鋼坯在自然冷卻過程中出現不規則彎曲。冷床正常運行,需要給冷床下方托輪里的軸承提供充足的潤滑,所需的潤滑油通過外邊的軟油管供應。
8號連鑄機冷床每日運送鋼坯上百次,運送距離30米,在運送鋼坯時,冷床旋轉滾動著向前平移。以前,潤滑油管是直接焊在托輪蓋上的,冷床在不斷滾動平移中,潤滑油管會彎曲纏繞,導致韌性降低,經常斷裂,幾乎2天就要更換1次,一排6組,三排共有18組托輪,一個月需要更換20多根。而托輪所需的潤滑油管,一根就要200塊錢,一年成本達到五萬元左右。而且設備處于高溫環境中,需要持續提供潤滑油來為設備降溫、潤滑,潤滑不到位會造成干摩擦,在短時間內產生的熱量足以使金屬熔化,造成設備的損壞甚至卡死,設備的維修也費時費力。
為了保證油管的正常運行,提高油管使用壽命,工建公司職工許瑞暗下決心:一定要想個省錢省力的法子,降低油管的消耗量。經過他和連鑄小組的成員蹲現場、仔細觀察、討論“會診”,決定將一體式潤滑油管接頭改為旋轉潤滑接頭。潤滑油管由直接固定在托輪蓋上變為現在的隨輪轉動,發生了這些變化:
主要構成:旋轉接頭固定套、旋轉接頭卡套、卡套內置軸承和卡套式油管接頭。
工作原理:旋轉接頭接入冷床托輪端蓋中心,以卡簧固定在端蓋上,當托輪轉動時,旋轉接頭固定套隨輪轉動,旋轉接頭卡套始終保持非轉動狀態,連接供油油管,由油泵持續供油。
經過改造,讓旋轉潤滑接頭成為工建公司外形最小但級別最高的一個“專利”。
主要優勢:避免了外接供油管在輪類設備轉動時纏繞,延長了油管使用壽命,徹底解決了頻繁斷裂等問題,以前兩三天就需要更換一次,現在沒有因為油管纏繞而更換的情況,降低了工人持續工作的勞動強度。成本較低,結構簡單,易于制作。以最低的成本,最簡單的方式解決實際問題,每年可節約潤滑油管備件費近5萬元。維護了作業現場的干凈整潔,有效預防了漏油、滲油問題,保障了生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