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堅強
崔志茹
2020-07-30
黃楊,我終于知道了它的名字??粗謾C里蹦出的詞條,我開心極了,“郁郁成列,根貫石砌”這八個大字緊隨它的名字之后。
每天上下班,都會經過這條綠帶。和它初次相識,是在去年的10月左右。還記得那時的氣候已漸冷,還很好奇,種樹不是應該在入春季節嗎?現在明明已經要立秋了啊,這樣綠郁匆匆的植物在即將要進入寒冬的時候移植,能存活嗎?
記得,在它們剛入住到新地方的不久,就來了一次寒流大降溫,原本茂密的枝葉,沒幾天就紛紛敗落下來,還沒入冬,它就只剩枝沒有葉了??粗舛d禿的干枝,好不心疼。
漸漸,這些個干枝淡出了我的世界。冬天到了,一場大雪紛紛揚揚飄來,滿地都變成了白色海洋,冬天里的樹也披上了白色冬裝。小區樓下的一些綠植和我在上班路上見到它們應該是一樣的,此時,小區里的綠植也都穿上了厚厚的“外衣”,上班路上特別留意了下這些小枝丫,發現它們居然還像往常那樣倔強地豎立在那里,和小區里唯一不同的是,稀稀拉拉的枝丫顯得冬天是那么寒冷。我不敢去靠近它,我怕呼出的氣流將它折斷。
2020年的冬天非比尋常,一場疫情,讓這個冬天變得忙碌,似乎時間也過得飛快。清楚地記得2月中下旬,疫情還在蔓延,但在大家努力下,疫情不再那么得猖狂。依然是上班路上,干枯枝丫上的一個小綠點吸引了我的注意,驚喜地走進細看,原來是綠植發出新芽了。這時候的氣候還沒有轉暖,而它居然是第一個來報春的,此時的它似乎又在對我們說,寒冬終將過去,春天就要來了。
按著劇本,新葉后就會是春暖花開,但初春的天氣就像大姑娘的脾氣,說變就變。4月初,鋼城迎來了一場春雪,在這滿地綠裝上又蒙上了一層白衣。氣溫驟降,它能挺住嗎?
轉眼進入了5月,路旁的它越發茂盛起來,讓我忽視不了它的存在,原來稀稀拉拉的枝丫,現在都被一片片綠葉填充起來,不再是冬天里那些脆弱的小枝丫,強健堅毅的它突破了一次次關口,現在長成了一條排列整齊的綠色衛兵帶,成為了廠區最耀眼最有生機的綠色。
每每看到它,想著它曾經的經歷,讓我明白了,遇到的“難”不應該叫難,稱為“坎兒”更合理,這些“坎兒”是我們成長路上的磨礪石,有了這些“坎兒”,成長才會更華麗。
這天,天格外明朗,白云好似一只只調皮的猴子,變幻無窮。我站在那片綠色的身旁,舉起手機,給它與藍的天、白的云和高爐合了一張廠區最美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