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鋼餐廚垃圾處置工廠運行順穩實現達產目標
2018-12-07
日前,首鋼環境餐廚垃圾處置工廠實現日處理量100噸的達產目標,自今年7月16日進行帶料調試生產以來,已累計處理餐廚垃圾約8000噸。作為北京市政府的重大民生工程,首鋼環境餐廚垃圾處置工廠,不僅全面解決了石景山和門頭溝兩區的餐廚垃圾處置問題,而且能夠處置北京市其它城區部分餐廚垃圾,成為首鋼環境公司服務城市發展的全新產業。
首鋼環境餐廚垃圾處置工廠坐落在北京市門頭溝區魯家山國家級循環經濟產業園內,嚴格按照北京市環保示范工程標準設計和建設,整個生產系統吸收并借鑒了首鋼魯家山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過程中積累的成功經驗,通過自我優化、整合集成了項目處置設施,達到了現場規范緊湊的要求。為實現項目的順穩運行,早在2017年9月項目建設初期,首鋼環境公司就先期啟動收運工作,提前介入、搜集數據、摸索規律,通過大數據平臺建立和完善運營管理系統,先后與2000余家餐飲企業簽訂《北京市餐飲企業服務單位餐廚垃圾收集運輸服務合同》,制定6種差異化收運工作方案,滿足不同類型單位的處置需求,進一步為后期處置過程中的穩定供料積累了經驗。從項目施工到運行的一年多時間里,先后完成了預處理、生化處理、廢水處理等系統及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
走進首鋼餐廚垃圾處置工廠,透過大面積的玻璃窗,整潔、干凈、高度自動化的運行環境一覽無余,整個廠區的物料全部在封閉的管道和設備內運行,在根本上實現了與環境的隔絕。中控室的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垃圾車位置、餐飲企業分布、儲運量以及垃圾倒運情況,自動化系統把視頻和數據實時傳回指揮中心,便于工作人員掌握全盤情況、安排整體工作。垃圾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沼氣、工業油脂和生物有機肥等副產品分別通過回收利用、銷售到有資質的生物柴油廠家、用于園林綠化及農業生產等多種渠道進行綜合利用,杜絕了“地溝油”回流到餐桌,實現了全產業鏈的無害化應用。
據了解,北京等餐飲業發達城市餐廚垃圾日產生量達2000噸以上,垃圾處置成為社會難題和焦點。新工廠的建成投運是首鋼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轉型城市綜合服務商的又一重要舉措,將有力帶動北京市餐廚垃圾整體處理水平提升,為北京實現城市垃圾處置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目標作出了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