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電力負荷轉移的勝仗
張睿 王芳
2018-01-03
“一二……拉……”晚上8時,整齊的口號打破了夜色的寧靜。此時,長鋼公司110千伏鋼西站站內燈火通明,動力廠電力作業區外線組組長梁兵正帶領著組員們,進行著緊張的拉線作業。
在110千伏鋼北站6千伏負荷轉移項目中,立桿、拉線是最重要的任務之一,也是整個工程中耗時最長、最為艱巨的一項。只見王師傅站在桿頂負責對接口部位做好控制,1名組員站在桿下調整電纜方向,6名組員負責起吊電纜。由于懸掛滑輪的位置狹窄,速度緩慢,再加上夜晚視線受阻,職工們干得有些吃力,就在大家終于把接頭拉上來時,卻突發情況:有扭曲的一節,需要重新退回,翻轉過去再次進行懸吊。雖然要重新作業,但大家毫無怨言,認真工作,當終于告一段落時,在接近零度的氣溫中,職工們已是大汗淋漓。
●30年——
歷史上的“功臣”
110千伏鋼北站始建于上個世紀80年代,至今已運行近30年,是長鋼公司第一座110千伏級變電站,是名副其實的“電力心臟”,它的“名重一時”見證了長鋼公司不斷發展的足跡。然而由于該站設備老化,供電穩定性、安全性及電能質量已無法滿足當前的用電需求。為降低電能損耗,提高經濟效益,長鋼公司將停運的110千伏鋼北站作為2017年一項重點工程。根據規劃,這顆“電力心臟”在30年后,也就是12月15號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全面“退役”。
●1600米——
降本新“長度”
由于長鋼公司供電系統還有110千伏鋼西站可輸出6千伏電壓等級,在結合供電網絡結構和現有保留供電線路布局,以及盡可能最少投入的情況下,決定對部分線路進行改造或新增局部線路,將其所供6千伏用電負荷轉移至110千伏鋼西站。工程大體需增設電桿30基,14擋線,雙回線路長約1600米。
動力廠成立了運行指揮小組,負責投運工作的整體協調,并做好全面預案。作業中,嚴格規范作業人員行為,消除各類違章和事故隱患,確保在電纜終端頭制作過程中的安全,達到施工標準要求。
“我們這次從舊區‘淘’出了不少‘寶貝’,包括停用電線桿、導線、電纜、橫擔等大小備件,并對這些零件進行了分類、檢測、修復,確保全部達到使用標準。按照預期,這個項目能節省采購費用7.6萬元?!苯M長梁兵頗感自豪地對記者說。
工程結束后,110千伏鋼北站三臺主變退出運行,將使長鋼公司電力輸供實現“質”的飛躍,大大提高供電用戶的安全性能,同時每年還可節省空載損耗百萬余元。
●8天——
最后“倒計時”
此項工程從10月初開始至今,已順利完成架桿、敷設電纜和架空線路等作業任務,目前正在進行電纜頭制作及最后的線路調試工作。
他們工作時言語不多,臉上總掛著從容的微笑。寒冷的初冬,他們依然熱情如火、干勁兒十足,時刻保持著一顆螺絲釘的精神、保持著一顆平常心,不怕挫折、不忘電力人的初心,堅定理想信念、敢于責任擔當,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對動力廠的承諾、對長鋼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