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學一體”培養模式見實效︳企業新型學徒制崗位實訓成效(一)
2020-11-23
企業新型學徒制崗位實訓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的培養思路,首次創新采用基于典型工作任務的實訓模式。從6月初至今,崗位實訓已開展近半年。到目前,各職業(工種)已累計開展典型工作任務實訓指導1089個,預計到年底將達到1400余個,每個學徒平均將完成10-12個實訓任務。
崗位實訓的過程,不僅是學徒技術技能提升的過程,還是導師與學徒間“教”“學”相長、雙向互動、相互啟發的過程,解決了很多生產實際問題,提升了生產效率效益。
從本期開始,小編將陸續為您呈現部分單位的實訓成果。
單位:煉鋼廠
學徒及導師基本情況:學徒167人,導師28人,涉及煉鋼原料工、煉鋼工、煉鋼準備工、煉鋼澆鑄工、行車、設備點檢員六個職業工種,提煉典型工作任務160個。
職業素質課學習:學習任務完成率100%,測試合格率100%。
崗位實訓:2020年6月2日至10月31日,共計開班280個,每名學徒均完成10個典型工作任務。
成績單:
助力新系統順行
實訓導師在最初提煉典型工作任務時反復修改、斟酌的基礎上,授課過程中,又根據生產工藝更新情況適時調整授課內容,讓典型工作任務更貼近生產實際,更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真正讓培訓服從、服務于生產。
2020年9月,煉鋼廠原料作業區新上了自動上料系統,皮帶上料班組實訓導師王鵬飛充分利用學徒集中授課和現場輔導的機會,把新系統的原理、操作技能提煉成兩個典型任務,使學徒在短短一個月內熟練掌握了該設備的操作技能,有效助力了穩順生產。
煉鋼廠轉爐作業區的原料工(混鐵爐方向)導師曹鵬華在提煉典型工作任務時,將提高“一罐到底”綜合比例作為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把“一罐到底”對操作的要求進一步細化、標準化,并根據生產實際隨時調整授課內容,為“一罐到底”綜合比例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撐。
小改造解決大難題
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的過程,也是導師和學徒針對工種、崗位、工作環境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提升的過程。
煉鋼廠回收作業區鋼渣加工組實訓導師高衛華在講到布料小車的操作時,和學徒們針對一直困擾崗位職工的12#皮帶下積料清掃問題展開討論。12#皮帶兩側為布料小車下料口,皮帶下常有積料,受環境限制,職工清理時難以站立,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學徒王文華提出將12#皮帶下方鋼板全部用格柵板替代,這樣,皮帶運料過程中粘帶的物料可直接通過格柵板落入下方的尾渣堆,能有效杜絕堆料。這個建議實施后,12#皮帶機下不再產生堆料,既省去了人工清理作業,也消除了安全隱患。
在煉鋼作業區廢鋼組,實訓導師王文科在講授釩氮合金的管理時,提到人員緊張制約釩氮合金專人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實。學徒郭凱建議,在爐后放置合金存放桶,不僅能省去專人看管的人力消耗,還能提升合金的領取投放效率,從而減少領取次數,降低錯誤率和領取過程消耗。
排障技能有效提升
新型學徒制培訓,有效提升了學徒的應急處置能力。
行車作業區學徒連曉平在一次操作16#行車吊運鋼水上鋼的過程中,行車主鉤突然不工作,鋼水罐停在半空。如果鋼水不能及時上去,會影響轉爐冶煉,造成連鑄停機。危急時刻,他一方面緊急聯系維修工,一方面回想導師講過的相關知識分析故障原因。想到導師講過接觸器故障會導致行車停止動作,他立馬跑出操作室,快速上到大梁,逐個排查主鉤盤接觸器線圈,最終發現是三擋接觸器動磁鐵上的銷子脫落,導致接觸器不動作。找到“病根”后,他馬上用行車上的備用工具,對銷子進行修復。再次操作,主鉤恢復動作,有效避免了事故發生。
讓培訓更好地服務生產
我們一直在努力!